menu
習慣關係

今天的我,是被塑造的嗎?

重拾活著感  留下屬於自己的部分
現在的你,有「活著」的感覺嗎?喜歡自己所做的事、期待每一天的到來,感激生命中的每個時刻,擁抱內在的喜怒哀樂,這些都是活出自己的感覺。要真正活著,首先你需了解自己多一點,認清自己有否被塑造。把看似屬於自己的「成份」逐個重新審視,問自己一次「這個想法屬於我的嗎?如不,它來自哪裡?」。自己相信的,留下來;來自他人的,就丟棄。要認清自己,就像自我分解、揀選、再裝嵌,成就一個百分百自己選擇的我。

從小的教育混淆了真我

對不少大人而言,教育小朋友的其中一環是「塑造」孩子,無論言談、行為、價值觀等,把孩子調校為心目中的模樣。這點無可厚非,父母都想小朋友好,然而如果過分給予指引和框架的話,孩子們容易在成長過程中失去獨特性,更會遺忘、否認真我。孩子當然需要教育,但同時亦需要被尊重意願,被細心聆聽意向。「小朋友太細不懂選擇」是很多成人的想法,然而是用誰的標準去衡量「懂還是不懂」、「選對還是選錯」呢?小孩子的感覺是很誠實的,喜歡不喜歡會直接告訴你(直到有人教他直接表達不是好事而他被塑造了),只是他的喜好有否合乎爸媽的期望。

塑造方向一:期望
被塑造可簡單分為幾大種類,從大方向入手能讓我們更輕易找到一些想法的根源。第一,他人的期望是一個很強勁的塑造過程,大得我們或許不會懷疑、不會深究就相信了。曾經有個案主跟我分享到,她從小都立志要當個律師,因爸媽一直說她會做得好。她堅信不移,結果公開試卻失手,未能考上法律系。她十分沮喪,然而一次機緣下讓她看見法院審訊真實是怎麼的一回事,她赫然發現博愛又心軟的她完全不是當律師的材料!她震撼同時亦慶幸自己考不上,笑言自己真的當上律師的話一定在盤問受害者時同情得哭崩了。「做律師會做得好」是被植入的想法;「博愛又心軟」是她確切找到並認同自己的真實部分。期望能讓人覺得能力被肯定,卻讓我們更易跌入被塑造的意識。

塑造方向二:價值觀

在街上,隨便找一家人來看看,不難發現他們的氣質、行為都蠻相似。如父母有禮貌,子女通常也有禮貌。這不難理解,重視禮貌的父母,在日常生活上自然有思、言、行上也會灌輸「禮貌很重要」的概念,如白紙的孩子會把這些都烙印於潛意識中,這些都是學回來的。舉個複雜一點的例子,如父母認為「成為社會有成就的人是很重要的」,他們有意無意會把孩子放上「有沒有用」的秤上,亦會教他們如何定義當中的種種。孩子很自然會習慣了這套標準,亦會把這套用於他人身上。孩子本身是這樣衡量事物的嗎?他自己也許也不記得了。另如果自己沒有達到這標準,他甚至會批判自己,覺得是自己的問題,而未必能多角度看事物,接受自己的本質,他的心裡彷彿只能有一把尺,很難轉念。

塑造方向三:喜好

每個孩子的特質不一樣,將來的路向也有無窮的可能性。是藝術家還是醫生,是運動員還是會計師,家長或許有偏好,因為覺得現實社會有偏好。曾聽過一個案例,「畫畫很浪費時間」是一位案主的父母從小跟有美術天份的她常說的話。閒時拿出畫紙畫畫,總會給成人換成英語讀本,說「英語多有趣啊」。沒有拿出畫紙時,她就會聽到「看,你都不是很喜歡畫畫,不是嗎?」每句彷似沒意思的話,當中其實有成人的潛台詞和隱藏偏好,帶有一種催眠的感覺。有很多年,她都以為自己不喜歡畫畫,甚至認為畫畫「浪費時間」。直到一次失意時,她順手拈來餐廳點餐的紙和筆畫起圖案,短短幾十秒她竟有與自己重新連繫的感覺,就像找回一塊遺失已久的拼圖。從此畫畫成為她人生重要的一部分,她有種真切的快樂。

 

反思我是誰    擁抱真我的美好

如果你相信靈魂是來學習的話,「成為真正的自己」是每個人終生的重要課題,人生的旅途上總會有意無意發生一些事情,讓我們反思「我是誰」。新聞常常會出現一些「中年人毅然放棄高薪工作成為農夫」、「離婚男士勇敢承認是同志」的真人真事,之所以會有「驚天地」的轉變,是由於成長中「被塑造」得太過分的關係,我們會做一些與真我偏離的事,但突然「叮」一聲,我們的內在需要被發現了,從此人生變得不一樣,伴隨了一份「活著」的感覺。但如果我們及早發現真正的自己是如何,又何需多走既不合適又不舒適的路呢?如果你是一副拼圖的話,當中有多少塊是被塑造的呢?

圖片來源:unsplash

 

Tags : 習慣關係
 
前往下一篇文章  放手,永不會太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