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筆者自己以前從事紙媒文化版,不用嘮叨吧,大家都知現在從事編輯或記者行業的生存有多難;但我真的誠懇跟你說:以前寫一個專題、一篇文章,往往花上一個星期蒐集資料,再找兩、三個合適的受訪者訪問,然後再花上一個星期去撰寫、揀相和設計排版;不像你在臉書、IG 或「脆」那麼輕鬆和容易。嚕囌講完,其實是想起日本媒體《每日新聞》早在 2016 年推出過一項名為「綠色報紙」的創新計劃,意思是閱讀完的報紙不會再成為廢紙,而是能長出小小的植物,令閱讀報紙這件事變得有點浪漫。雖已是近十年前的設計,但近日又引起一眾「脆友」廣傳。根據介紹,靈感最先來自環保減少浪費,後來卻變出一種詩意⋯⋯/
「綠色報紙」採用的紙張可以 100% 生物降解,也用上環保植物性油墨印製;最巧妙是每頁紙張均內藏種子,讓人可以將報紙撕成小片埋入泥土之中,經每日淋水,不久後便能欣賞到樹苗和花朵,部分報紙更配有食用香草種子。這別具巧思的報紙為 2016年 5 月 4 日的「綠之日」而特別推出,現在已買不到。其實,《每日新聞》算是創新,除了宣揚環保理念外,也想讓本已走向式微的實體報紙,重新進入人們的視線,重拾閱讀紙本的趣味。回想一下吧,以前手捧雜誌或報紙閱讀的感覺,雖然我不會老土地說有紙本溫度,但膽敢說:以前,報紙雜誌的編採排版,令故事變得更動人和精采。
撰文:郭昊軒
圖片:yoshinakaono.com
Tags :
習慣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