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習慣文青

2timesperda:學懂強顏歡笑也是一種成長

「笑」可以有好多種,看手機上的emoji,有微笑、甜笑、邪惡笑、皮笑肉不笑、笑到喊⋯⋯本地藝術家 Ivan 自 2019 年起,以「2timesperday」於網上發表畫作,自成立至今,他坦言畫作的風格有所改變,這一年來的作品都不乏帶點黑色幽默;無論面對環境順逆都一式一樣,「到底我畫的笑容有什麼意思?自行投射和解讀吧!」

「一日兩次」不是畫畫

訪問當日,我們相約在 Ivan 與女友開的貝果店。店內的設計全由 Ivan 負責,除了餐牌和海報,閣樓的兩襲白牆也成了他的私家畫布。訪問的一開始,Ivan 便分享:「以前不太想跟別人解釋名字的由來,現在接受了,覺得分享也沒有所謂;其實是因為我曾患 depression 要每天吃兩次藥,便成了『2 times per day』。」


2timesperday 初期的作品有時會有窩心場面,有時也會直接抒發負面情緒。

除了藥物,畫畫也一直陪伴著 Ivan 成長。約兩年前,他成立網上專頁,作品以情緒為主題,初期的作品予人正面、溫暖的感覺,直至近期開始走向黑色幽默路線,他解釋:「爸爸曾經去過我一個展覽,他說很好看,但我不明白。然後到我開專頁,想感覺『入屋』一點,卻又漸漸對作品產生懷疑,因為自己的想法一向較負面。慢慢便發現要將『入屋』與『自我』兩者平衡。」Ivan 也想藉藝術探討人性和社會價值觀等題材,黑色幽默漸漸成了他創作的重要元素。


其後作品開始帶點反叛也引發觀眾思考。

一種笑容讓你自行解讀
自小受到修讀平面設計的父母影響而喜歡畫畫,志願是當個世界知名的藝術家,因此他的作品以英文為主,並以簡潔線條和構圖創作,為的是令讓人專注畫作背後的訊息,而非畫功。「在網絡世界,所有人的專注力都很少,而我希望能在瞬間引起觀眾思考,而非欣賞技術。像笑這回事其實好 tricky,可以分真假,而我畫的笑容只有一種,感覺比較中性,觀眾可以投射自己的感覺,自行演繹。」


除了數碼創作,Ivan也會畫油畫。「我放在社交媒體上的作品不會變成油畫,因為我是基於媒介的特性去創作,也沒必要重複。」

曾不斷思考藝術的價值,相比起到底要做自己喜歡但不被理解的作品,還是想做貼地大眾化的創作。Ivan 發現只要能夠引別人笑,便是令他快樂的最直接方法,「現時不少人都會有很多負面的想法,甚至有情緒問題,與其我畫這個世界有多美好,不如我畫你正在面對的困境,讓你諗一諗、笑一笑;令你覺得有個人明白你,或者會比其他正面的說話或鼓勵更有力量。」


店中有不少Ivan創作的海報

強顏歡笑又如何?
Ivan 坦言自己畫的不是單純的開心笑容,大部分都是強顔歡笑,「但強顔歡笑不一定是負面,也可以是一種支撐著自己的方式。生活中有很多磨鍊,當你由『吱都笑唔出』,到慢慢可以勉強笑一笑,或代表著你開始懂得和情緒共處。」曾飽受情緒困擾的 Ivan,希望大家也能學懂接受負面情緒,「我曾覺得焦慮不安是種很差的感覺,但原來自己有這種經歷是件好事,因為我能理解其他同樣面對焦慮的人,也希望令他們逐漸學會擁抱和接受。」


什麼是快樂?


生活很壞,但有其他人伴著你過。

笑容稀有卻珍貴
「貌似看得很化,但當面對現實中荒謬的事,也會生氣,我便會畫畫去宣洩。不過我的作品很少直接談政治,一來已有很多人以此為材,二來我覺得日常的生活壓力都『好攞命』,而情緒問題比起任何事都更貼身,所以我不如由自身出發,探討下社會上的價值觀和情緒等議題。」Ivan說構圖愈簡單其實愈困難,但其實做人又何嘗不是?「以前的笑容會比較純真,不過當你更了解這個世界,就覺得現時的笑容特別珍貴。」

撰文、攝影:阿祖
2timesperday ig: https://www.instagram.com/2timesperday/?hl=zh-hk
部分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Tags : 習慣文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