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要引發駡戰,且絕對尊重每個人的喜好。事緣不過是在New Yorker雜誌讀到作者Jon Allsop寫了一篇:〈Why Moomins Are Resonating in Our Anxious Age〉(為什麼「姆明」在我們這個焦慮的時代會引起共鳴?)再追捧姆明,只因牠特別適合當今的紛擾時代,能撫慰現代人的心靈。作者在文首便引述芬蘭作家Tove Jansson寫道,她打從一開始創作姆明,是因為她想「走出憂鬱」,更希望書寫一個不可思議、萬物善良,而且是一個沒有不可能的世界。一系列的圖畫書主要講述姆明一家及其朋友們的冒險故事,充滿奇幻色彩,探討友情、家庭、自然和成長等主題。舉例說:《姆明谷的冬天》,藉着芬蘭嚴寒的冬天,他們重新發現了冬日的美麗與挑戰,並學會如何應對孤獨和寒冷;又或是《姆明的海上探險》,一家在海上遇到奇幻生物、一同冒險,學會了面對恐懼和不確定性,並展現了團結的力量。
故事看起來很簡單,但實是透過隱喻去帶出當時作
者對時代的思考,有趣的是姆明外表趣怪,鼻子大大,有個小肚腩,不少人以為姆明是隻河馬,實際上,姆明家族其實是北歐民間故事的精靈。可愛的外表下卻有種深層的不安,不安之中又帶點積極,積極之中又有點傻更更;簡單總括Allsop的說法,姆明之所以特別適合當下,是因為姆明的形象、性格和特質可充當我們在感到混亂時的嚮導,讓我們反思從姆明身上學會如何自處。
撰文:郭昊軒
圖片:IG@ newyorkermag、moomin.com
Tags :
習慣文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