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幫襯小店

誰吃過盲蟹?

在天后酒屋一杯喜竟然給我找到傳說中的盲蟹,期間限定,便預留了3隻;下單時,居酒屋經理Ivan反問我,為什麼你懂得盲蟹?可能就算在臉書非常活躍的#香港街市魚類海鮮研究社群組,相信吃過的都不多(有興趣不妨自己看看討論);我也是聽布袋澳漁民說的。

本地盲蟹 可遇不可求

盲蟹只生長在本地礁石區,對水質要求非常非常非常之高,還不止,由於牠們只在淺水區域或礁石爬行,所以只能手捉;而牠們移動非常迅速,捉一隻都不易;還不止,也由於牠們只在淺水區域或礁石爬行,要很大力抓實礁石,所以肉質非常結實,而蟹膏的味道亦媲美大閘蟹;簡直集大閘蟹的香味和鹹水蟹的鮮甜於一身。不過,最最最大問題是:每隻盲蟹只有兩、三両,花一整天也可能只捉到十斤八斤;所以,大多漁民捉到都寧可自己食,反正賣不到多少錢,是以坊間不多見,可遇不可求。

「我也是因為一次有漁民朋友吃不完,問我試過未;一試,滋味難忘,見還有十數隻,便貪得意放上餐牌,竟然有識食的人見到雙眼便發光,一定要試。」Ivan說。

日本過江龍一定好?

也不妨介紹一下酒屋一杯喜。不是什麼過江龍名店也不是什麼日本米芝蓮師傅坐鎮,實是由一班從事居酒屋多年的香港人經營,背後有音樂人、有從事日本食材供應商的、有喜歡食海鮮熱愛釣魚的人,師傅都在不少名居酒屋工作過,個個都有十多年經驗。

「不諱言,說起日本菜很多人直覺上日本過江龍正宗一點,但其實在香港有很多日本食材的供應商,要找食材根本不難,只要你願意花錢,跟其他日本名店一樣可找到各式食材。」潛台詞正是:你根本不用迷信日本過江龍一定比較好。另外,如果你喜歡居酒屋,最吸引的還是氛圍,「我們也會為客人介紹時令食材,但由於我們是香港人說廣東話同聲同氣,比你到日本店(若師傳不懂廣東話)解釋得更清楚,更有居酒屋的氣氛。」

之前說過,酒屋一杯喜背後有合夥人是音樂人,於是每逢星期二晚有爵士音樂演奏。訪問當天正是有live music,當歌手唱起Beyond的《海闊天空》或鄧麗君的《月亮代表我的心》,全場大合場,氣氛高脹,人人手執清酒手舞足蹈,很愜意的一頓飯。想說的是,當香港人近來貪平北上消費,其實一大班朋友難得聚會吃一頓飯,何不留港消費同聲同氣盡興一點?

撰文:郭昊軒
攝影:Don

Tags : 好地方
 
前往下一篇文章  女僕賣萌之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