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銀櫃頂不顯眼處放着一張獎狀:「商界展關懷」。餐廳只有四百呎卻花了四分之一地方售賣各式基層母親人手製作的小食或手工藝品,收益全數歸於弱勢社群,膳心小館現時平均每日派發 80 至 100 個飯盒予區內有需要人士;「膳心小館」的故事或者你也聽過,一間位於石硤尾邨一直向深水埗基層派飯的社企餐廳。
在 2020 年 8 月開始經營,盡心盡力服務社區,一直相安無事,更不時獲社福機構贊助及表揚,與房屋署的租約今年 7 月中到期,雙方原定於今年 5 月簽訂續租合約。負責人林先生說:「臨近傾新租約時,房署外判管理公司通知簽訂續租合約要『暫時擱置』,但未有交代原因。」直至6月7日,「膳心小館」終於在臉書老不情願地寫上四個字:結業啟事。
「親愛的顧客與朋友們:
懷著沉重的心情與無限的不捨,我們在此向大家告別。日前,房屋署書面通知需收回鋪位作其他用途。我們曾經辛勤經營,滿載回憶的石硤尾小店,今年七月上旬,將可能無奈地畫上句號。 」
但現實最諷刺的是,林先生說:「現在香港飲食業甚至各行各業都經營困難,據我所知一旁的茶餐廳和日本城都好似唔做,什麼『收回鋪位作其他用途』,我不敢胡亂猜測什麼用途啦。」又更荒謬的是有傳媒翻查資料,發現石峽尾邨有不少吉舖,更有20組舖位正在招標或即將招標。
事實是,「膳心小館」開業5年,從未欠租或被扣分,甚至備受街坊和顧客的愛戴,出錢出力幫忙,「派飯時甚至會來幫手!」,但也得無奈結業。
結業在即,林先生感謝每一位支持的朋友,感謝每一位員工,寫上:「因為你們,長者曾每日得以飽餐,流浪的貓咪找到了歸宿,弱勢群體獲得了改變人生的就業機會。雖然我們要離開,但這些曾經的美好,將繼續延續在彼此的心間。」不少人更留言:為小館的將來祈禱,希望在區內找到新的落腳點。於是膽粗粗問:「膳心可會另覓新店繼續經營?」林先生坦誠地說,的確正在附近另覓新店地址,更笑說:「現在處處吉舖,你估現在的租金很平?其實跟巿價差不了多少,之所以開在石硤尾邨和續約,無非是更加方便屋邨行動不太方便的老人家。」
儘管店子結業在即,問林先生「膳心小館」的招牌菜是什麼?「最多人吃葱油雞和豉油雞。」豉油雞上桌,竟然:豉油雞足足有半隻,菜心也有6、7條,不禁問:老人家一個人吃得晒?「老人家錢不多,吃不完咪打包回家又慳返一餐囉。」
Agape Garden 膳心小館
石硤尾邨美葵樓地下/將軍澳雍明苑商埸地下
撰文:郭昊軒
攝影:每木 @weak_chicke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