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好習慣

記憶不可靠?無意中被改變的事實

最近大部分人都在家工作,被逼與家人朝見口晚見面:細小的空間、不同的生活方式,通通容易讓人產生摩擦,一些瑣碎的家事更往往成為導火線,引爆不少爭拗。

不過無論是共住了數十年的家人,抑或只是共事了數個月的同事也好,彼此之間都少不免會出現「口同鼻拗」的情況。大家各執一詞,偏偏又沒有天眼能重溫事發經過。那到底誰對誰錯?誰的回憶更貼近事實呢?

與現實存有偏差的記憶

大部份人在與人爭論的時候,就算面對對方如何言之鑿鑿和合情合理的指控,自己卻認為對方出錯,深信自己的記憶。但是,這些儲存在腦海的記憶真的會將事發經過如實呈現在我們的眼前嗎?事實未必如此。

一位著名的美國心理學家 Elizabeth Loftus早於1970年代起,進行了一系列用來測試記憶真確度的研究。Loftus分別以「這兩台車在發生碰撞(hit)時的時速有多快?」和「這兩台車在猛烈撞擊(smash)時的時速有多快?」來詢問交通事故的目擊者,結果得出截然不同的版本:被問到「猛烈撞擊」的受訪者普遍憶起較嚴重的撞車事故,甚至有受訪者表示親眼看見了碎成一地的玻璃,但在現實中車輛其實只有很輕微的磨擦。研究證實引導性和暗示性的指示,會讓受訪者在無意中修改固有記憶,扭曲了事實的某些細節。

我們的大腦不但會修改舊有記憶,甚至會「製造」一些記憶。1995年Loftus在一項研究中發現,受試者表示自己能「想起」一件被實驗者所捏造出來的事件。後來另一位美國心理學家Schacter發現,大部份錯誤的記憶是源自於人們在腦海中一閃而過的概念,而這個概念很大機會來自別人所分享的想法和經歷。這種無意中的「記憶盜竊」就是著名的「錯誤記憶(False Memory)」。它充份地顯示了人類的大腦存有很大的想像空間,能夠輕易逃離人們的意識,隨心所欲地編造存檔內的記憶。所以真實到底如何?實在不得而知。

腦海中的現實幻境
錯誤記憶無疑會為生活帶來困擾,那到底記憶可以避免出錯嗎?著名的美國心理學家暨哲學家William James認為,記憶本就是由現實生活、想像及夢境所構成,要避免錯誤記憶的方法只有一個 —— 牢牢記住現實生活中的所有細節。不過Schacter認為百分百正確的記憶並不是必須的,反而透過摘錄、概括和總結,例如球賽中入球的選手、取得勝利的球隊等,可以使我們汲取教訓,將一個領域中所得的經驗套用到另一個經驗中。

既然對方和自身的記憶都真假難分,下次大家與人爭拗之際,不妨嘗試放下自己的堅持,多給予別人一點包容和體諒,相信就能減少許多紛爭了。

撰文:夏洛
圖片:Unsplash

Tags : 習慣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