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時會把「孤獨」(alone)和「寂寞」(lonely)混為一談,但其實他們並不一樣。前者是一種群體的狀態,後者則是一種心靈狀態。有時人只有自己一個,卻可以擁有滿足的心靈。亦有時因為害怕寂寞,便排斥孤獨。來看看獨處時有甚麼可以做吧!
反思自己的選擇,能找回自我
在群體中,人有時會因為社交的緣故,迎合別人作出選擇。久而久之,失去了自己的聲音。精神科醫生及作家 Gregory Feist 指出,只有在獨處時,我們不用修飾甚麼,可擁抱自己真實的想法。這樣能開闢一種新的思維方式,讓人抽離日常,反思情緒和念頭。透過與自己對話,能讓人確立自己的價值觀,重新找到人生的定位。
做喜歡做的事,能激發創意
迪肯大學(Deakin University)講師 Dr Misha Myers 指出,當人想創新時,必須擺脫習慣性的反應,並追隨自己的動機和激情。而獨處時可以騰出空間給自己,不為別人期望而行動,純粹的「做自己」。這時,人就有機會脫離日常框架,天馬行空地思考,激發出更多想像力。
聆聽自己的身體,能找回健康
澳洲心理健康雜誌《Direction Psychology》中提到,人有時需要提供一些時間和空間讓身心以不同方式與我們交流,使兩者掌握同一種節奏。比如說,當心靈感到壓力和緊張,身體就可能出現胃痛、肩頸痛等,或反過來。而定期的獨處,就可以讓人了解身心發出的信息,從而作出調節,使身心再次同步,發揮得更好。
「一個人原來都可以盡興」不是自嘲,不是嬌情,而是真的可以盡興!讓獨處成為與自己交朋友的過程,重新認識這個同床共枕多年,卻未完全了解的自己。
撰文:獨行女子(@itsmenml)
圖片來源:《The Last Man On Earth》
Tags :
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