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有沒有認識的人,明明很擅於交際應酬,卻不斷否認自己是 E 人,說自己其實很內向云云,先別覺得他在說謊,也許他其實是「隱性 I 人」。很多人習慣用 MBTI 去判斷一個人的個性,認為 I 人就是內向的人,E 人就是外向的人,事情並非如此。
懂得社交不等於熱衷社交,可能只是因為需要透過社交來達到某種目的,而不得不不斷出席活動。事實是不少 I 人是社交高手,但參與社交活動會讓 I 人消耗能量,與之不同,E 人卻能在社交活動中獲取能量,所以當社交活動進行到中後段時,I 人很可能會不自覺地發呆,E 人卻會愈來愈活躍。
如果你試試代入「隱性 I 人」的角色,明明累得要命,卻強迫自己不斷出席活動,便能想像為何當別人說他很「E」的時候,他們會擺出那副厭世臉連番否認,這刻的他其實恨不得立刻回家躺在床上玩手機看漫畫。
「隱性 I 人」還有幾個常見的特徵,比如他們愛臨時缺席,這是由於他們時常會高估自己的精力,到臨近活動日子便開始感到焦慮,怕累怕應酬怕得失別人,索性想一個有力的理由缺席;由於 I 人在社交場合會消耗能量,當出席人數愈多,他們的能量便消耗得愈快,你不難察覺「隱性 I 人」的談話內容跟表情是搭不上的,明明口裡說著趣事,卻幾乎笑不出來。
以後如果身邊有人明明擅於聊天,卻總是說自己是 I 人時,請不要再否定他們,相反地,如果你能對他表現出多點關心和認同,肯定能跟對方的距離瞬速拉近,成為知心好友。
撰文:安迪
照片:《500 days of Summer》
Tags :
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