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形容一些美食時,我們大多會說「色香味俱全」。不過在視覺、嗅覺與味覺外,其實聲音也是進食重要的一環!
聲音帶來整體享受
英國牛津大學實驗心理學家 Charles Spence 對人們進食時的大腦活動進行了多年研究。他說:「聲音是被遺忘的味道。」(Sound is the forgotten flavour sense.) Charles 解釋,其中一個聲音重要的原因,是因為食物的脆度是新鮮度的代名詞。從進化的角度來說,我們的祖先只需了解食物的質地,就能知道食物的新鮮度,而聲音就提供了相關的提示。
另外,聲音也為進食帶來整體的感官享受。製作食物時的聲音,會刺激人的食慾。比如說薯片的咔吱聲、生菜的沙沙聲、炸物在熱油鑊中的滋滋聲、煲湯時的咕嘟咕嘟聲、凍飲裡的冰塊碰撞聲⋯⋯用餐環境中的聲音也會影響整個用餐體驗。輕快柔和的背景音樂能帶來輕鬆的感覺,增加用餐時的愉悅感及滿足感。聽到別人吃東西時的聲音,也有可能刺激我們的食慾,令人產生對某些食物的渴望。
聲音的作用 或者比想像更大
來自日本横浜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員 Mami Masuda 及 Katsunori Okajima 曾在2011年做一個實驗:他們錄製了咀嚼米果(質地較鬆脆)和粽子(質地較粘稠)的聲音。在參與者咀嚼各種食物時,按參與者咀嚼的節奏,同步地播放預錄的聲音。
結果顯示,當出現吃米餅聲音時,食物被評為比正常情況更硬、更乾;而出現吃粽子的聲音時,就會感覺食物的質地比正常更柔軟、更濕潤。無論所測試的食物如何,參與者所感知的硬度/柔軟度、濕度/乾燥度以及體驗的愉悅感都會因添加的聲音而有所改變。
話說回來,這些圖片看起來「有聲」嗎?以後吃到美食時,不妨留意一下,你喜歡的到底是它的色、香、味,還是聲。說不定會帶來全新的發現呢!
撰文:獨行女子 @itsmenml
圖片:Unsplash
Tags :
好習慣